近日,河南省印發(fā)《加快白色污染治理促進美麗河南建設行動方案》,2020年年底前,率先在鄭州、洛陽、濮陽、許昌等4個試點市城市建成區(qū)禁止、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、銷售和使用。而集貿市場最遲到2025年底,也將禁止用不可降解塑料袋,轉而提供可降解購物袋、紙袋、布袋等產品。
在頒布新“限塑令”的同時,《行動方案》也指出,將建設一批補鏈和擴能項目,力爭3年內可降解替代材料產能增長到10萬噸以上。支持企業(yè)攻關聚乳酸(PLA)規(guī)模化、連續(xù)化生產關鍵技術,完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的全產業(yè)鏈關鍵技術集成,降低應用成本。
“禁塑令”開啟巨大空間 可降解塑料供不應求
事實上,不止河南,近期,海南、北京、山東等多地也紛紛出臺了升級版“限塑令”,制定了詳細的限定范圍和限定時間。在不可降解塑料被限制后,可降解塑料替代空間巨大。
東北證券研報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18年中國可降解塑料的潛在空間達到679萬噸,全球整體潛在空間達到2620萬噸。但2018年全球完全可降解塑料需求僅為36萬噸,滲透率只有0.65%中國也僅為0.62%,提升空間巨大??山到馑芰蠎眠^程中往往需要對PBS/PBA和聚乳酸(PLA)進行共混改性,而PLA主要依賴國外廠家供應,在本就供不應求的可降解塑料市場顯得尤為緊張。
PLA壁壘極高 發(fā)展空間巨大
“PLA要求高光純乳酸,技術難度高”,東北證券指出,聚乳酸(PLA)是由乳酸聚合而成,目前主要使用兩步法進行生產,高純度和高光純的乳酸原料是PLA合成的根本。中間體丙交酯的生產是PLA合成工藝的核心,也是國內的面臨的技術瓶頸,由于工藝難度較大,限制了國內PLA行業(yè)發(fā)展。
全球PLA潛在需求空間達到651萬噸,中國也有170萬噸的需求。而目前全球產能合計33萬噸,產量約為20萬噸,主要由兩家外企進行供應,國內PLA企業(yè)產能均在1萬噸規(guī)模左右,PLA價格從1.8萬元/噸漲至目前的約3萬元/噸。東北證券表示,隨著需求的逐漸釋放,看妤國內企業(yè)突破技術壁壘,打開發(fā)展空間。(信息來源:同花順財經)